军后撤,汴京欢腾,小皇帝和一帮亲信大臣们没有北,而是即刻把目光投向了东南。{173}

老皇帝在东南颁布的三道圣旨让汴京不但得不到东南粮食和军队的支援,连东南的消息都一无所知,但好在大同和太原依旧与汴京保持的联系,郓王还没有公开和汴京对抗。为了防止汴京遭到老皇帝和郓王的南北夹击,小皇帝采纳了种师道和李纲的意见,派出使者急赴太原,拉拢和安抚李虎。如果李虎愿意尊奉汴京的小皇帝,那形势将对小皇帝非常有利。

李虎率军进驻太原,虽然威胁到了汴京的安全,但考虑到大同正在遭受金军的攻击,李虎当务之急还是固守代北,再加上虎烈军从贺兰山撤军而回,长途跋涉,大军极其疲惫,短期内也不会采取南下的军事行动,所以汴京还有足够的时间搞定李虎。

另外,李虎从西夏撤军了,折彦直的军队也就回到了陕西。折彦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李虎,而李虎到了太原又可以威胁河北的金军,这大大减轻金军从对汴京的威胁,而汴京因此可以赢得时间,迅解决东南的老皇帝。

种师道的半渡而击之,李纲的尾随追杀,都是由防御转为进攻,意在收复河北幽燕,用意是好的,计策也可取,但对于汴京来说,打这样一场大战,先需要解决内部的稳定问题,也就是小皇帝必须把皇位坐稳了,让朝廷听他的指挥;其次,要解决钱粮和军队问题,没有足够的粮食和武器,没有更多的军队,这一仗就没办法打;最后就是李虎的问题,李虎地问题不解决,汴京的安全就无法保证,他是否忠诚大宋,尊奉汴京地小皇帝,直接决定了大宋国祚的安危,决定了宋军的反攻能否取得胜利。

这三个急迫的问题,随着金军的后撤,迅开始解决。

小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大力调整东西两府官员,短短时天内,东西两府地主要官员有七成以上被换掉了,其调整幅度之大世所罕见。

小皇帝再次调整中枢大员。李邦彦的使命完成了,小皇帝以顺从民意为借口,将其罢职,一捋到底。

张邦昌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出任宰相。吴敏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出任副相。李纲知枢密院事,主掌大宋军事。耿南仲为尚书左丞,李为尚书右丞。

几天后,种师道被解除同知枢密院事一职,改任为中太一宫使。种师道到枢密院任副职,其实也可以,并不违反大宋“以文制武”的基本国策,但值此关键时刻,小皇帝和他地亲信们不敢信任武人,所以金军一撤,种师道就被急不可耐地赶出了汴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宋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新书《大隋帝国风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