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船,确切地说是两艘英国太古公司的客轮,一前一海。一艘是从北方的天津来的,上面坐着《泰晤士报》的大记者莫里循先生,他的目的地已经到了;另一艘船则是要驶往北方的天津,上面坐着同盟会的总理孙中山,他的目的地也到了。孙中山和他的同伴们都穿着西装,许多还是临登船前刚刚在香港定做的,相对的,那个洋人莫里循却穿了一身长袍马褂,就像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到中国旅行时一样,他自作聪明的认为,张文英在怎么也曾经是大清朝的状元,这样穿戴应该更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总理,我们这就去见那个张文英吗?”说话的人才二十出头,长得一表人才,正是同盟会的骨干,年轻一辈的翘楚,《民报》的主笔汪兆铭,他还有一个笔名,汪精卫。汪兆铭比张文英小了四岁,对这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汉军司令很是看不上眼,在他看来,自己若是有这亿万身家,做得应该更加出色。人年轻的时候大都坏不到哪儿去,汪兆铭固然嫉妒张文英,不过起码此时的他还没有要当汉奸的心思。

有关张文英的各种传闻已经听了很不少,他们的到来也帮不上张文英什么大忙,比起立刻去见张文英,孙中山更想看看光复了的上海滩是个什么样子。

与此同时,莫里循也下了船,与孙中山一样,他也不急于去见张文英,而是想先看看上海的情况。

与十几年前一样。他刚一下船便有许多中国人围了上来。与十几年前不一样,那时候更多的是流浪汉,乞丐和孤儿。现在更多地则是推销商品地小贩和拉黄包车的。莫里循觉得上海与自己印象中已经不大一样了,却又说不出具体是哪儿不一样。

莫里循在上海的街头独自转了大半天,还是决定到公共租界去看看——在他看来,上海平静得太过不寻常了。

他很快地从工部局的英国董事那里打听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可是这些消息却让莫里循更加迷惑了。张文英夺取上海是非常轻松的,城区内几乎没有什么战斗。但是后来的安清帮暴动还是让上海蒙受了损失。张文英采取了取消复进口税等一系列措施希望稳定工商业,也的确取得了一定地成果,但是张之洞封锁了长江上游,直隶和两广来的商船也先后取消,不管张文英如何努力,上海的工商业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若不是他聪明的拉拢了江浙商人,情况只怕会更糟。苏南浙北一带目前尚算平静。战争的威胁却并未远去,不少人拖家带口的逃往上海,就好像当初闹长毛时一样。工商业的凋造就了一大批失业者,现在又有大批难民涌入。从前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愿做强国一小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梦之名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之名士并收藏愿做强国一小民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七章 飞弹袭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