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后世分析,佛教传入华夏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道教比佛教晚了几十年。

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

而本土道教为了争取更多的信众,与外来的佛教相杭衡,在树立偶像、盖庙建院和编写经书典籍诸方面,都要与佛教见高低。

华夏在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力量是惊人的,道教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树立偶像,有些模仿佛教;阐明教义、编写经书,也常常借用佛教内容和语言。当然,外入汉化了的佛教也借用一些中国传统的语言,其中也有道教的东西。

南北隋唐后儒释道三教逐渐合流,释道间吸取对方的东西更多了,可以说彼此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

道教最初尊老子为祖师,以老子《道德经》五千文为经典,但后来道徒们觉得只老子一人不够用了,比不三世佛气派,

于是东晋葛洪又塑造了元始天王(后称元始天尊),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又将灵宝天尊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於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

后来在天师道(既后来的正一道)的撮合下,天师道与上清道和灵宝道三大道派将所分别信仰的最高神放在一块共同参拜。

即是所谓的道家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其中太清道德天尊,就是人们熟悉的太上老君,但和后世广为流传的不同,道德天尊虽仍为道家最高神之一,但却屈尊第二把交椅,为首的是元始天尊。

道教的宫观大殿里,元始天尊居中,道德、灵宝二位分居左右,至于封神原著,估计是作者觉得老子乃道家始祖,加以改编的。

………

道家的这些演变,别说老道心里门清,就是南云也很清楚,但知道归知道,作为道家信徒,教派先贤留下来的典籍,又岂能容其他人私下篡改,这是性格有些古板的南云不能忍受的。

和他相比,老道平法的没那么看重古之例法了。

在老道看来,先贤留下来的教义典籍不也是为了教派立言传道吗,只要于己有利,不改教义本质,稍微改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当初他和师兄平武真人下山入京,不也依照先皇的倾向做出取舍了吗,不然今日这青云观又如何成为这北方道家之首,和南方的龙虎山合称南北二宗。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杂家宗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胖一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胖一点并收藏杂家宗师最新章节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