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皇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这样一来,想要当官的就必须要有真本事,还要有皇帝过目,比起大唐的举荐,可要严密了许多。“

黎利点了点头道:“这倒是?“

范文巧道:“不经如此,宋代皇帝还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皇帝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天下读书人彻底算做皇帝的门人了!“

黎利道:“这宋代皇帝打仗不行,治理国家还是挺厉害的,就这么轻松几下,竟能杜绝了大唐延续的百年漏洞,让人好生敬佩的很?“

范文巧平日里对宋朝读书人的天下很是向往,闻言道:“可不是么,这宋代人啊,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考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本事,比起大唐的诗词歌赋,这个有用的多了,真真儿的有用的人才?“

“考试到是精简了,但却多了徇私舞弊的功夫看样子也花的不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逍遥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景之月并收藏逍遥江山最新章节八月,咱们继续